导读 微访TATA木门董事长吴晨曦
---微访TATA木门董事长吴晨曦
本是聊互联网下的企业运营,最后为何聊成了设计的话题,先从一个非正式访谈说起:
Q:吴总,您如何认识互联网+下的企业运营?
A:互联网很简单,企业要利用好互联网。
Q:TATA木门是如何拥抱互联网的?
A:对企业而言,互联网的确可以提升效率,可以通过互联网的信息快速传达。
互联网带来管理的高效化,沟通的顺畅。我们通过ERP、OA系统带来的高效和扁平化,CRM客户深度管理系统。互联网其实真的很简单!
Q:互联网对于企业运营的意义,如何聚焦?
A:主要从互联网+销售、沟通、管理、调研、传播这几个方面着手,做好这些,让营销顺理成章。
Q:您怎么看集成吊顶这个行业?
A:对集成吊顶行业我不太懂,但总体感觉智能化、设计是个方向,集中聚焦在自己的优势上,搞清楚客户为什么买的问题。
Q:如何打好设计这张牌,您有何建议?
A:我们公司通过与创基金进行合作,邀一流设计大师为我们设计定制产品。好产品等于好设计,设计太重要了!
遇见设计设计改变生活
创基金:深圳市创想公益基金会,是中国首个设计类基金会,是由10位来自中国内地、香港、台湾的设计师邱德光、林学明、梁景华、梁志天、梁建国、陈耀光、姜峰、戴昆、孙建华及琚宾自发成立的私募公益基金会。
TATA木门与创基金战略合作,林学明、梁志天,戴昆、琚宾等设计大咖为其设计产品。
今天的设计,就是未来的潮流
大众所认知的设计往往与企业所认知的完全不同。对大众来说,设计并非经济上的利益或经营工具,选择的基准在于该设计究竟由多么美丽,能让心灵如何丰盈等。如果企业不了解大众的需求,要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感动。设计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。
设计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另一种利益,就是美丽。
设计能让生活更便利,也会在细微之处带给我们感动,对于身处冰冷水泥都市的人来说,设计可以说是一种恩赐。
如果忽视一些事实,单纯以营销或经营理论来面对设计时代的未来走向就会毫无意义。
企业辛苦开发出来的产品,若能达到艺术境界,对企业来说是非常幸福的事情。设计不仅是企业运作的一部分,而且进化成一种文化,一种感动人心的艺术。
设计是拯救经济、国家的武器,逆转行业的状况。设计能影响的范围可以说是无远弗届。、设计的初衷并非未来经济利益,而是出于感动或美丽等文化因素。
世界级的设计师把设计的重点放在感动上,这代表消费者期望设计不只是一个商品,而且期望它能带来音乐、文学、电影等事物所能提供的感动。只关心产量与销量的企业,从未思索此问题,所以对变化感到无力。
设计成为商品的时间爱你非常短暂,大部分都是以非商品的状态和消费者产生密切接触。长远看,消费者要把设计带入自己的生活,并不是单纯的购买行为,而是一种文化行为。
企业不是只追求利润,而是追求更高阶的文化生产,不仅能得到社会的支持,也能得到大家对企业的信赖,让设计走向文化。
消费者接受设计,要关心该设计在生活中如何维持与消费者的关系,要了解该设计脱离消费者生活的过程。
艺术能带来感动,人们想通过这种感动得到快乐,提高生活水平。人们关系你设计,也是出于这种理由。推动今日消费的力量,不是消费者喜好,而是文学性的需求。
消费者不是消费者,需要重新修正“消费者”的定义。
接受设计,是能理解并享受渗透在设计里的价值。要用“接受者”的概念去理解消费者会更精准。当消费者变成接受者时,企业才会真正明白“依消费者喜好去设计”这句话的真谛。
除了具备功能性外,还能触动人心。设计的魅力在于能唤起精神价值。
当企业把设计当成艺术的那一刻,企业将自制造业中跳出,进入文化产业。
《完美无瑕》的作者托马斯.海因曾说:“一位消费者在逛商场的半小时中,会浏览近2万件产品,但其中能与消费者产生化学反应的,只有设计。”
一定要在设计里放入能让接受者感动的高美学价值。企业不要把重心放在设计的商品性,而要把重心放在设计所内含的价值,如艺术性、哲学或精神等。
设计的内容,还能触动观者的精神层面,让人从设计中得到更多感动。
高附加值并非来自功能,而是来自眼睛看不到的品味。
对没有经验的吊顶行业来说,提高品牌价值,并把设计师的个性视为利器加以活用,要研究品牌如何通过设计让人产生感动。
1、凡本站注明"转载、企业供稿、其他(非本站)"的内容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供稿(包括供稿配图)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不代表本站赞同作者观点,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
2、凡本站注明来源"集成吊顶网"的内容,均为集成吊顶网原创,转载时请在显眼位置标注"来源:集成吊顶网www.jcdd.com"。
3、如果本站会员发布的内容和图片涉嫌侵犯您的版权,请与我们联系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并处理违规会员,集成吊顶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。